上周,给大家介绍了德阳38处五级旅游资源中的19处,这周我们继续盘点,德阳那些优质的旅游资源。
20、庞统祠
庞统祠坐北面南,三进复式四合院布局,主体建筑为石木结构,建造风格独特。庞统祠墓是四川最早、最完整的蜀汉遗迹,具有重要的历史、军事、交通、文化、艺术和科研价值,在全国三国遗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21、塔梁子崖墓群
位于中江县继光镇桂花村,是一处东汉中晚期开凿的崖墓群,目前共发掘墓葬9座,墓内有石刻画像、彩绘、壁画装饰,内容丰富,题材广泛,石刻技法多样,另有墨书榜题约200余字。塔梁子崖墓群墓葬形制独特,文化内涵丰富,为四川及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墓葬群,具有较高的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。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22、金牛古道
金牛古道又名石牛道,是古代关中、汉中通往巴蜀的重要道路,因其重要性和特殊性,最能代表蜀之道,故又称“蜀道”。诗人李白感叹的“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”,说的就是这段古道。
金牛古道在民国时期是修建儿陕公路的基础路基,修建时大部分古蜀道也被破坏,蜀道上的驿站消失殆尽,只有当时改道的路线,古道还残留至今。金牛古道白马关段南起白马旧场,北至落凤坡,全长4.7km,为青石铺就,青石相接,路中有车辙。
23、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
剑南春天益老号位于绵竹城西棋盘街33号,为剑南春集团公司第一生产区,传统酿酒作坊所在地。始建于清康熙初年,光绪年间曾对梁架、屋面进行改建。至今,仍用传统生产工具和工艺流程酿制剑南春曲酒,是中国古老的酿酒文化的继承和延续。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剑南春“天益老号”窖池中的微生物,千百年来生生不息,形成了别具一格自成体系的微观生态环境,至今能查明的有益微生物就有400多种,比一般窖池多出170余种。“5.12”地震前仍在生产剑南春曲酒,该遗址是国内清代酿酒作坊遗址生产要素最齐全、规模最大、保存较完好的酒文化遗址,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。
23、绵竹木版年画
绵竹木版年画以木版刻印、手工彩绘为特色,始于宋代盛于明清,取材于世俗社会生活,题材无所不包,各种题材画样多达两千多种。绵竹木版年画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,与天津杨柳青年画、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、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,素有“四川三宝”、“绵竹三绝”之美誉,绵竹年画是世世代代民间画师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,体现巴蜀人民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和古老的民族风尚。2002年2月,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25、三星堆遗址
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,分布面积12km2,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,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、延续时间最长、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、古国、古蜀文化遗址。现有保存完整的东、西、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。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,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,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,被誉为“长江文明之源”。
三星堆遗址是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世界青铜文明的重要代表,已确定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,其中以南部的“三星堆”,中部的“月亮湾”、“真武宫”,北部的“西泉坎”,东部的“狮子堰”,西部的“横梁子”,以及向西延续的“仁胜村”、“大堰村”等遗址最为重要。三星堆遗址对研究早期国家的进程及宗教意识的发展有重要价值,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它是中国西南地区一处具有区域中心地位的最大的都城遗址。它的发现,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,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。
26、玉璋
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,通长38.2cm。器身呈鱼形,两面各线刻有一牙璋图案,在射端张开的“鱼嘴”中,镂刻有一只小鸟。鱼鸟合体的主题,寓意深刻,可能与古史传说中古蜀王鱼凫有关。
该器制作精美,综合运用了镂刻、线刻、管钻、打磨抛光等多种工艺,在选材上,还充分利用玉料的颜色渐变,随形就势以表现鱼的背部与腹部,可谓匠心独具、巧夺天工。
27、铜纵目面具
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,宽138cm、高66cm。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,造型最奇特、最威风。面具眉尖上挑,双眼斜长,眼球呈极度夸张,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cm;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;短鼻梁,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;口阔而深,口缝深长上扬,似微露舌尖,作神秘微笑状。其额部正中有一方孔,可能原补铸有精美的额饰。
28、Ⅰ号大型铜神树
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,树干残高359cm、通高396cm。神树由底座、树和龙三部分组成,采用分段铸造法铸造,使用了套铸、铆铸、嵌铸等工艺,树干顶部及龙身后段略有残缺。在我国迄今为止所见的全部青铜文物中,这株神树也称得上是形体最大的一件。
29、铜大立人像
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,人像高180cm、通高260.8cm。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,属于“领袖”人物,不论是从服饰、形像还是体量等各方面看。就全世界范围来看,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。推测他是三星堆古蜀国集神、巫、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,是神权与王权最高权力之象征。
30、金杖
金杖为中国同时期出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,全长1.42m,直径2.3cm,净重约500g。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,再包卷在木杖上;出土时木杖已炭化,仅存金皮,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。在金杖一端,有长约46cm的一段图案,图案共分三组:靠近端头的一组,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,头戴五齿巫冠,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,笑容可掬。另外两组图案相同,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,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。
31、保保节
保保节是四川广汉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,起源于民间的游百病与拉(拜)保保习俗。游百病清代即已成俗,有“正月十六游百病,游了百病不生病”之说。历经三百年,至今尤盛。
每年正月十六,在广汉的两个公园里,即房湖公园及金雁湖公园举行保保节。保保节用拉“保保”这种方式来乞求小孩能平安成长,是当地很有影响力的一个民俗,每到这天,广汉万人空巷,人们纷纷出门游玩,为孩子拜干爹,结干亲家,也就是“拉保保”。到城内的民众一般要上城墙游览,并在文庙万仞宫墙附近古柏林中折一小枝柏桠,插在头上或帽檐,取柏字的谐音,喻“百事顺遂”、“百病不生”、“白头偕老”、“富贵白头”等吉祥之意。保保节表达了劳动人民辟邪除灾、迎祥纳福,对美好生活的祈求。
32、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
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采用糯米、大米、小麦、高粱、玉米等五种粮食为原料,用小麦制成中高温曲,泥窖固态低温发酵,采用续糟配料,混蒸混烧,量质摘酒,原度贮存,精心勾兑调味等。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,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创精神,在四川乃至全国有着突出的价值;因其跨越时空的长期性及独特的文化理性,决定了这一民间传统技艺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、科学价值、人文价值、独特的民俗价值、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;它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与命脉,是中华文化的代表符号,是中国乃至世界均罕见的文化遗产。
33、什邡长城雪茄
长城雪茄原是毛主席、贺龙元帅等中央领导的特供雪茄,原产于四川什邡卷烟厂,1971年搬迁至北京,并落户于中南海对面的南长安街。特供雪茄也侧面印证了什邡雪茄历史的悠久和品质的上乘,也成为川渝中烟和“长城雪茄”一段傲人的传奇历史。如今,虽说那个“特供”年代久已逝去,但生产特供雪茄的独特技术却完整保存并流传了下来,并且经过几十年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,这种独特技术已经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完善。
34、中江手工挂面
中江手工挂面的主产区位于中江县东北镇觉慧村,发源于宋代,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。中江手工挂面采用优质面粉、精油、鸡蛋以及地下深层泉水,经过和面、开大条、盘大条、搓小条、上条、扑粉、晒面、切面等18道传统手工工序历时20多小时才可完成其制作过程,产出的手工挂面如脂似玉、细如银丝、茎直中通、光滑柔韧。食之柔软、鲜香、舒滑,口感极佳。
35、剑南春
中国传统白酒品牌,产于四川绵竹,为“绵竹三绝”之一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,故称“剑南春”。剑南春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的唐朝。据《后唐书·德宗本纪》记载,在盛唐时期剑南春被选为宫廷御酒。剑南春是现代中国唯一载入正史的中国名酒,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大唐名酒,其传统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36、李调元
李调元,字羹堂,号雨村,生于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卒于嘉庆七年(1802年)。其父李化楠, 乾隆七年(1742年)进士。李调元主张宗法元人朴素自然的风格,反对曲词宾白的骈丽堆砌的时尚,间有对剧作本事的考证,为戏曲史研究提供了资料。难能可贵的是他记载了当时勃兴的吹腔、秦腔、二黄腔、女儿腔的流布情况,对弋阳腔、高腔的发展脉络,进行了细致的探索,为后世戏曲史特别是剧种声腔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。藏书籍达10多万卷。凡经史百家,稗官野史无所不览。
37、黄继光
黄继光,一九三一年一月八日生于四川省中江县石马乡(今属继光镇)黄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,家境贫苦,自幼为地主放牛当长工。解放后,他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,两次被评为模范民兵。
一九五一年三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,任连、营通讯员,曾荣立三等功,并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。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日,在上甘岭战役的紧急关头,他挺身而出,用胸膛堵住敌人暗堡喷火的机枪口,壮烈牺牲,为战斗胜利扫除了障碍,荣获“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”光荣称号,并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,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”称号,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。他“不怕困难、敢于胜利”的继光精神,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脊梁,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38、张栻
张栻(1133-1180年),字敬夫,号南轩,世称宣公。南宋贤相张浚的长子,宋代著名理学家,“湘学”的集大成者。张栻一身崇救“圣人之道”,讲究修身养性,以仁义忠孝为本,致力于义利之辩,与朱熹、吕祖谦三儒相互切磋,情谊密契,互有开益,时称”东南三贤”。